利通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
索引號 | 640302021/2018-47394 | 文號 | 生成日期 | 2018-08-09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內容分類 | 主動公開 | 發布機構 | 利通區統計局 | 責任部門 | 統計辦政務公開辦公室 |
2017年,區委、政府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,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強化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和調控,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不利形勢,攻堅克難,務實苦干,全力做好穩增長、調結構、促改革、惠民生各項工作,全區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向好,社會事業全面進步,民生保障更加有力,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,為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一、綜 合
年末全區常住人口414781人,與上年相比增加4336人。其中,城鎮人口265404人,占全區常住人口的64.0%,比重比上年提高1.0個百分點;鄉村人口149377人,占全區常住人口的36.0%,比重比上年下降1.0個百分點。人口出生率13.07‰;死亡率3.92‰;自然增長率9.15‰。 年末全區公安戶籍總人口410885人。其中,城鎮人口214202人,鄉村人口196683人;回族人口256734人,占總人口的62.5%,漢族人口152250人,占總人口的37.1%,其他民族人口1901人,占總人口的0.4%。 初步核算,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.5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7.8%。從產業發展走勢看:第一產業在政策、技術的有力推動下,全年保持平穩發展,實現增加值17.6億元,同比增長5.0%,一產占GDP的比重為9.3%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.9%,拉動經濟增長0.6個百分點;第二產業在工業、投資增幅回落的影響下波動下滑,全年實現增加值117.5億元,同比增長8.3%,二產占GDP的比重為62.0%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.1%,拉動經濟增長4.9個百分點;第三產業在消費市場逐漸活躍、營利性服務業及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較快的利好因素作用下,全年實現增加值54.4億元,同比增長7.9%,三產占GDP的比重為28.7%,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.0%,拉動經濟增長2.3個百分點。 三次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0.4:59.7:29.9調整為9.3:62.0:28.7。 2017年全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(CPI)同比上漲1.1%,環比上漲0.7%,1-12月累計上漲1.3%。其中:食品煙酒下降0.3%,衣著上漲0.5%,居住下降0.1%,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.4%,交通和通信上漲3.0%,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.0%,醫療保健上漲5.9%,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.1%。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增長9.7%;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同比增長6.6%。
二、農 業
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.5億元,同比增長4.9%。其中,農業產值14.9億元,同比增長1.9%;林業產值0.2億元,同比下降11.2%;牧業產值18.8億元,同比增長7.8%;漁業產值0.5億元,同比增長4.4%;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.1億元,同比增長3.6%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.0億元,同比增長4.9%。其中,農業增加值7.8億元,同比增長1.9%;林業增加值0.1億元,同比下降11.2%;牧業增加值9.5億元,同比增長7.8%;漁業增加值0.2億元,同比增長4.4%;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.3億元,同比增長3.6%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2.6萬畝,與上年相比減少1.5萬畝,同比下降4.5%。糧食總產量16.7萬噸,與上年相比減少1.0萬噸,同比下降5.5%。其中,小麥種植面積3.9萬畝,同比下降12.1%,產量1.4萬噸,同比下降12.2%;水稻種植面積7.6萬畝,同比增長0.3%,產量4.5萬噸,同比增長1.7%;玉米種植面積20.2萬畝,同比下降4.7%,產量10.8萬噸,同比下降7.3%。蔬菜種植面積7.6萬畝,同比下降6.7%。蔬菜產量26.3萬噸,同比下降2.2%。其中,設施蔬菜面積2.5萬畝(不含供港菜),同比下降34.8%,產量11.9萬噸,同比下降19.6%;瓜果面積4.0萬畝,同比增長0.4%,產量11.8萬噸,同比增長10.1%;供港蔬菜1.4萬畝,與上年持平,大小拱棚3.9萬畝,同比下降2.5%。園林水果種植面積8.1萬畝,同比減少1.7萬畝,下降35.2%,其中蘋果種植面積6.8萬畝,同比減少1.8萬畝,下降20.0%;葡萄種植面積4380畝,同比減少105畝,下降2.3%;紅棗、桃、杏共1.1萬畝,同比增加1875畝,增長21.5%。全區育苗面積8460畝,同比增長4.6%;植樹造林面積16215畝,同比下降9.9%;森林撫育面積4885畝,同比增長25.2%。 2017年,全區奶產業發展平穩,奶牛存欄13.5萬頭,同比增長1.8%;鮮奶產量達到58.2萬噸,與上年相比增加4.7萬噸,同比增長8.8%。牛、羊出欄一降一增,牛出欄4.4萬頭,同比下降1.7%;羊出欄34.4萬頭,同比增長11.7%。家禽存、出欄增速加快,全區家禽存欄59.6萬只,同比增長48.4%,出欄69.3萬只,同比增長4.2%。肉類總產量及蛋產量增勢較好,肉類總產量1.6萬噸,同比增長8.0%;禽蛋產量2215噸,同比下降1.8%。水產養殖面積達2.4萬畝,與上年持平;水產養殖產量4403噸,同比增長4.6%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2017年,全區全部工業企業(不含太陽山)完成工業總產值201.7億元,同比增長9.8%,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5%。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(不含太陽山)109家,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3%。其中,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.3%;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.6%。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(不含太陽山)中,國有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.2%;股份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.5%;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.7%;大中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7%。年末,全區(不含太陽山)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6.2億元,同比增長5.6%;實現利潤總額9.3億元,同比下降8.8%;利稅總額21.4億元,同比增長2.4%;工業產品產銷率95.9%,比上年下降1.1個百分點。年末,全區五類重點行業當月和累計同比增速同時呈現上升趨勢,紡織業、造紙、印刷、金屬制品、儀器儀表累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5.0%、18.6%、31.8%、85.6%、14.3%,分別拉動整體工業經濟增長2.1個百分點、0.4個百分點、0.3個百分點、0.1個百分點和0.7個百分點。同時:食品制造、煙草制品、塑料制品、非金屬礦物、燃氣生產供應累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-1.4%、-0.4%、-1.5%、-4.7%、-19.6%,這五類重點行業工業增加值總量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51.8%。 全年建筑業完成總產值48.0億元,同比增長6.7%,實現增加值32.8億元,同比增長7.4%,占第二產業的27.9%。年末全區具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達到54家。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39.6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14.1%。房屋竣工面積110.4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4.5%,其中住宅竣工面積73.3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7.1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全區(不含太陽山)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2.1億元,同比增長6.0%。其中,基本建設投資150.6億元,同比增長3.8%;更新改造投資5.3億元,同比增長104.2%;房地產開發投資26.2億元,同比增長5.4%。 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.5億元,同比下降30.6%;第二產業完成投資53.9億元,同比下降4.5%,其中工業完成投資53.9億元,同比下降4.5%,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31.8%;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20.7億元,同比增長15.1%。第一、二、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由上年的6.3:32.8:60.9調整4.1:29.6:66.3。 分投資主體看,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6.2億元,同比增長5.4%。其中,住宅投資13.6億元,同比下降9.7%,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52.1%;商業用房投資8.3億元,同比增長10.3%,占全部房地產開發投資的31.5%。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積312.8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2.3%,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98.9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8.5%。全年商品房屋竣工面積55.7萬平方米;商品房待售面積72.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29.6%;商品房銷售額32.3億元,同比增長13.3%;商品住宅銷售額26.7億元,同比增長11.6%。 年末全區在建項目217個,與上年相比增加17個。其中,5000萬元以上項目111個,與上年相比減少18個;億元以上項目83個,與上年相比增加9個。在建項目中,新開工項目102個,與上年相比減少8個,其中工業項目30個,與上年相比增加5個。投產項目102個,與上年相比增加16個。
五、貿易
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.3億元,同比增長9.7%。其中限上商品零售額21.0億元,同比增長9.0%,占全區社零總額的36.6%。在限額以上企業(單位)商品零售額中,糧油食品類、飲料類、煙酒類、中西藥品類、汽車類、金銀珠寶類、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4.4%、57.9 %、50.8 %、16.8 %、11.8 %、17.4%、14.7%; 分城鄉看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.1億元,同比增長9.4%;鄉村消費零售額8.2億元,同比增長11.7%。 分行業看,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2.0億元,同比增長10.1%;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7.5億元,同比增長8.0%;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.5億元,同比增長5.6%;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.3億元,同比增長10.7%。 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經濟實現零售額0.2億元,同比增長3.6%;集體經濟實現零售額3.6億元,同比增長6.4%;私營經濟實現零售額14.3億元,同比增長5.9%;個體經濟實現零售額27.9億元,同比增長10.2 %;股份制經濟實現零售額10.6億元,同比增長15.1%。
六、財政、稅收和金融
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.8億元,同口徑增長15.6%;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.6億元,同比下降0.9%,其中八項支出總計9.2億元,同比增長15.1%.全年實現稅收收入29.8億元,同比增長6.8%。其中,完成國稅收入23.3億元,同比增長24.8%;完成地稅收入6.5億元,同比下降29.5%。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20.1億元,同比增長9.9%。其中,非金融企業和機關團體存款余額125.6億元,同比增長8.6%;住戶存款余額190.2億元,同比增長11.2%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76.7億元,同比增長14.0%,其中中長期貸款完成141.0億元,同比增長24.1%。
七、交通、郵電和旅游
2017年公路旅客營運(載客汽車)車輛159輛,客運班線83條,其中跨縣19條,縣內10條。出租車運營車輛1042輛,公交車(公共運營車輛)344輛,同比減少18.7%,公交線路總長725.1公里;載貨汽車9008輛,同比減少2.2%。 全區行政村公路通達率100%;農村公路線路里程1376.431公里,同期不變。其中,縣道68.05公里,鄉道701.302公里,專用道路141.484公里,村道465.595公里。 年末全區汽車保有量260943輛,同比增長5.06%;個人汽車保有量241351輛,同比增長4.7%;營運類汽車保有量35584輛,同比增加0.13%;非營運類汽車保有量225264輛,同比增長6.03%。 全區郵政業務總量316.32萬元,同比上升21%。郵政函件業務21.93萬件,同比減少30%;包裹業務0.57萬件,同比減少7%??爝f業務量28.99萬件,快遞業務收入385.77萬元。 全區電信3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3.9萬戶,同比下降41.03%,4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29.73戶,同比增長10.19%;移動電話通話時長達到7710萬分鐘,同比下降28.64%。 2017年全年鄉村休閑旅游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2萬人次,同比增長22.6%,實現經營性收入突破1億,同比增長32.8%。
八、教育、衛生、文化和科學技術
2017年年末利通區共有幼兒園46所,在園幼兒13474人;小學60所,在校生40708人;初中16所,在校生20071人;特殊教育學校1所,在校生118人;普通高中3所,在校生9580人;高等學校1所,在校生3734人(利通區沒有高校,高校在吳忠市)。轄區專任教師5348人,其中,初中專任教師1284人,高中專任教師751人。 利通區醫療衛生機構共計299個,其中,公立醫院3個,民營醫院23個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2938張,其中醫院實有床位2600張,衛生院實有床位259張。衛生技術人員3292人,其中,執業(助理)醫師1191人,注冊護士1466人;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,衛生技術人員46人;婦幼保健機構1個,衛生技術人員148人;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,衛生技術人員88人,鄉鎮衛生院18個(含7個分院),衛生技術人員311人。 全區群眾文化活動廣場共158個,其中鄉鎮文化廣場12個、村文化廣場108個、社區文化廣場38個。 全區有鄉(鎮)綜合文化站12個,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94個(東塔寺鄉李園村、石佛寺村、劉堿攤村、二道橋村、干飯渠村和板橋鄉高家湖村共6個村因征地拆遷暫時租借辦公陣地使用,暫無標準化綜合文化服務中心),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個。鄉鎮綜合文化站現有專(兼)職工作人員共20人(實際核定事業編制數31人)。 全區有村農家書屋100個,社區圖書閱覽室21個,場(辦)圖書閱覽室3個,總面積約5704平方米,圖書藏量約37萬冊。有衛星數字農家書屋107個,實現“戶戶通”全覆蓋。 全區出版發行報紙13219份,有線電視用戶65000戶,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100%。 全年共實施科技項目38個,推廣新技術35項,推廣新設備16種,引進新品種105種,培育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.0%。
九、城鎮建設、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
年末全區城鎮化率為63.99%,比上年增長1.01個百分點,比吳忠市(49.03%)平均水平高14.96個百分點,比自治區(57.98%)平均水平高6.01個百分點。 全區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8%,森林覆蓋率達到7.6%,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1.9%,城市綠地率40.7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.1平方米。全年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(扣除沙塵天氣影響)292天,優良天氣率為84.8%。 初步核算,2017年利通區(不含太陽山)綜合能源消費量55.9萬噸標準煤,同比下降9.8%,單位GDP綜合能耗較上年下降5.97%,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(不含太陽山)同比下降18.18%。 2017年,全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4起(其中11起為道路交通事故),同比下降6.67%;各類事故死亡13人,同比上升18.18%,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人,同比下降18.18%,占全年控制指標的81.82%。危險化學品、農業機械、煙花爆竹等領域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,生產安全形勢總體平穩。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.069%。
十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根據吳忠調查隊住戶調查數據顯示,2017年利通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6.7元,同比增長8.2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15847.4元,同比增長2.5%;經營凈收入2312.1元,同比增長13.3%;轉移凈收入7844.0元,同比增長20.6%;財產凈收入1383.2元,同比增長6.7%。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 34.50 平方米,較2016年下降1.08個百分點。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5.4元,同比增長8.7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7689.9元,同比增長8.0%;經營凈收入5191.5元,同比增長11.0%;轉移凈收入788.3元,同比增長0.6%。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33.29 平方米,較2016年下降0.32個百分點。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681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.8%以內。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10.08萬人,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31.31萬人。全年發放城鄉低保金4749.74萬元,社會救助力度進一步加大。全區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戶10346戶,救助人數14219人,其中:城市低保3411戶,救助人數5480人,發放低保金2391.93萬元;農村低保6935戶,救助人數8739人,發放低保金2357.81萬元。
注:1、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或初步核算數。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。
2、地區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3、農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據,含區屬農場數據。正式數據以自治區統計局反饋為準。
4、教育衛生數據統計口徑為吳忠市區。
5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吳忠市價格指數。 資料來源: 本公報中郵政業務數據來自吳忠市郵政管理局;戶籍人口來自利通公安分局;旅游數據來自利通區文化體育旅游局;財政數據來自利通區財政局;金融數據來自吳忠市人民銀行;教育數據來自吳忠市教育局;醫療數據來自吳忠市衛生局;汽車保有量來自吳忠市車管所;價格指數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面積等數據來自吳忠調查隊;科學技術數據來自利通區農牧和科學技術局;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利通區安監局;環境保護數據來自吳忠市環保局;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等數據來自利通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;其他數據均來自利通區統計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