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關于印發《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疫情防控措施指南(2021年11月修訂版)》的通知
索引號 | 640302019/2022-00004 | 文號 | 生成日期 | 2022-01-28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內容分類 | 主動公開 | 發布機構 | 利通區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 | 責任部門 |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(局)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:
現將《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疫情防控措施指南(2021年11月修訂版)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。 ?
特此通知。 ??
?
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 ????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2021年11月1日 ?????
?
?
?
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疫情防控措施指南
(2021年11月修訂版)
?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指導全國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堅持科學防疫,做好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文化服務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,特修訂形成本指南。
一、總體原則
(一)堅持常態防控。各地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,切實做好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,堅持防疫優先、措施到位、創新服務,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靈活有效開展公共文化服務,不斷提高服務效能。
(二)堅持科學防控。各地要根據疫情防控風險等級和應急響應級別調整情況,按照屬地黨委、政府要求,加強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精準防控,堅持“一館(站)一策”,科學動態調整開放的時間和項目。
二、基本要求
(一)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應當在屬地黨委、政府的領導下,切實承擔部門責任,加強對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疫情防控指導,要采取明察暗訪相結合、“四不兩直”等方式,深入公共文化場館一線開展檢查和督導,指導督促各有關單位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;各級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,要明確責任分工,完善防控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,確保有效實施。
(二)防控風險等級調整為中高風險區域的,建議暫時關閉場館,暫停舉辦各類文化活動。發現可疑癥狀員工或病例的場館,要立即采取隔離措施,配合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、疫點消毒等工作,暫時關閉場館,待情況得到控制后再恢復開放。
三、防控措施
各級公共圖書館、文化館(站)要遵守當地防疫要求,結合實際,重點采取以下防控措施。
(一)場館防控
1.加強消毒清潔。對公共區域(如大廳、書刊借閱區、展廳、排練廳、培訓教室、食堂、樓梯間和衛生間等)、辦公區域(如辦公室、會議室等),及圖書報刊、桌椅、電子觸摸屏、門把手、電梯按鈕、服裝器具等高頻接觸的設施設備進行定時消毒,做到消毒全覆蓋,不留死角空白,并做好記錄,合理設置“已消毒”公示牌。保持場館內清潔衛生,產生的垃圾做到“日產日清”,清運過程中應采取密閉化運輸。
2.確保有效通風換氣。首選自然通風,加強通風換氣,增加通風頻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鐘,如使用集中空調,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,新風口和排風口是否保持一定距離;運行過程中以最大新風量運行,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、消毒或更換。
3.加強防控宣傳。各場館通過設置提示牌提示、LED顯示屏播放、網站宣傳等多種方式,使公眾和員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識、支持配合防控工作。
4.做好安全保障。要配備消毒劑、醫用口罩、一次性手套、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工具等防護物資。有條件時可在咨詢臺、電梯口、圖書借閱室等處配備速干手消毒劑或感應式手消毒設備。加強與所在地衛生、防疫部門的聯系,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,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。場館內設立應急處置區域,有條件的單位應設立臨時隔離點或醫療救助點。
5.當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、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時,應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,對場所進行終末消毒,同時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,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。
(二)員工防護
1.做好員工健康管理。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,接種疫苗后仍需注意個人防護。建立員工日常的健康檢測和管理制度,及時掌握員工狀態、出行軌跡等情況,并按當地規定定期進行核酸檢測,確保員工健康上崗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,要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別口罩,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癥狀要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,堅決杜絕帶病上崗。
2.注意個人衛生防護。工作人員要及時洗手消毒,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、眼、鼻,打噴嚏、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;口罩弄濕或弄臟后,及時更換。
(三)公眾防護
1.采取人員限流措施。各場館要按照“限量、預約、錯峰”的總體要求,合理設置接待上限,嚴格落實預約制度,對入場公眾數量進行總量控制和動態調控。做好開放公告公示工作,明確開放時間、預約方式、服務項目、入場須知等有關內容,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向公眾發布。
2.加強人員進出管理??茖W設置進出場館通道,安排專人嚴格管理,落實預約登記、“一米線”、測量體溫、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、實名登記等要求,引導公眾規范佩戴口罩。對不配合或干擾防疫工作的,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置。
3.避免形成人群聚集。各場館要盡量減少在密閉場所舉辦聚集性活動,按照當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,該限流的限流、該暫停的暫停、該關閉的關閉。
四、做好線上線下公共文化服務
各場館要在加強疫情防控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根據本地群眾實際需求,開展形式多樣、規模適當的閱讀推廣活動、群眾文藝活動、文化培訓輔導和展覽展示等線下服務,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動態調控機制,確保正常舉辦的文化活動防疫安全、規范有序。通過公共文化云、網站、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等平臺,不斷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內容更新,積極推送更多優質數字文化資源,宣傳防疫和健康知識,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。